21世紀經濟報道訊 從表面看,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等傳統強勢銀行以中長期信貸站穩了市場份額,而令人意外的是,過去同樣對公業務見長的民生銀行卻被甩到了隊伍后面。
4.6萬億!2010年信貸投放的上半場近乎“完美”落幕。
“都在控制范圍內?!币患夜煞葜沏y行高管如此評價。事實上,控制節奏是2010年信貸投放的主旋律,上半年新增人民幣貸款約占7.5萬億元全年貸款目標的62%,與全年貸款按各季3:3:2:2的比例投放的目標基本保持一致。
記者從各家銀行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12家股份制銀行人民幣貸款總額7.2萬億元,比上月增加了700億元,比年初增加了7088億元,約占2010年上半年人民幣貸款總額4.6萬億元的15%左右。
興業證券估計,上市銀行2010年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680億元左右,比上年同期增27%。
不過,節奏之外是各家銀行的戰術逐漸拉開差距。從表面看,招商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等傳統強勢銀行以中長期信貸站穩了市場份額,而令人意外的是,過去同樣對公業務見長的民生銀行卻被甩到了隊伍后面。但這背后正是民生銀行的不走尋常路——其上半年一半的信貸增長來源于個人經營性貸款。
民生“另類”落伍
對于中小銀行而言,根據總量和節奏控制的要求,今年信貸增速被要求控制在22%,其中,上半年應控制在13%之內。
記者了解到,截至6月底,股份制銀行總體增幅不超過11%。僅有個別銀行比年初增幅超過了13%,其余銀行平均增幅控制在13%紅線之內。
不過,各家股份制銀行的信貸擴張路線有所不同。
截至6月底,招商銀行人民幣信貸增加了接近1200億元,位列12家股份制銀行之首。其次為浦發銀行增加了1150多億元,再次為中信銀行增加了1040多億元。而列入第二梯隊的是,興業銀行880多億元,光大銀行760多億元,民生610多億元,華夏銀行550多億元,廣發460多億元。
招行、中信、浦發三家銀行歷來信貸規模位列股份行前列。去年自4萬億投資計劃開始實施后,中信、浦發對公業務強勢,開始迅速爭搶市場,而以零售業務見長的招行雖曾一度猶豫,但不久后也加入了中長期信貸的爭奪戰。
因此今年上半年,這些銀行中長期貸款增長較多。其中,招行上半年增加最多,為1130億元。其次為中信銀行增加了900多億元,浦發銀行、興業銀行均為800多元,再次為光大銀行700多億元等。
令人意外的是此前與中信、浦發搶跑的民生銀行上半年卻被甩到后面,其信貸新增規模甚至不及光大銀行。
“民生銀行正在進行結構調整,他們正力推微小企業貸款,其上半年一半多的信貸增長是來自于微小企業?!敝槿耸客嘎?。
結構調整或許為此提供了一個注釋。據記者了解,民生銀行個人經營性貸款比年初增加了395億元,超過了上半年人民幣信貸增量的一半。事實上,其他股份制銀行的個人經營性貸款上半年增長也就30億-40億元。
另外一方面,今年上半年民生銀行中長期貸款比年初增加了630多億元,不及招行、浦發、中信、光大銀行等,民生的個人消費貸款也減少了5億元。
“給大企業放款利率很低,放出去也不一定能賺錢,但目前資金緊張,給微小企業放貸利率會大幅度上浮?!鄙鲜鲋槿耸咳绱私忉屆裆y行不同尋常的以價補量的邏輯。
不過,究竟誰能在半年報上亮出漂亮成績,還是個問號。
此外,各家銀行均為了騰出貸款空間,都將票據作為騰挪的主要工具。據記者了解,票據融資方面,幾乎所有的銀行都壓縮了票據融資,其中壓縮最多的是中信銀行減少了約500億元,其次為招商300多億元。不過浦發卻增加了100多億元的票據融資。
存貸比壓力減輕?
限制銀行放款的殺手锏之一是存貸比。按監管部門的要求,6月底前各行貸存比須低于75%。
從一二季度總體人民幣信貸來看,一季度存款增加4.03萬億,貸款增加2.6萬億,但二季度存款增加3.6萬億,貸款僅增加2.02萬億,均遠低于75%的存貸比水平。
另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分析,一方面是各家銀行嚴格控制信貸增長,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高污染、高能耗的工業企業的信貸,以及對房地產信貸嚴格控制,使得信貸增長有所下降。另一方面是大力爭奪存款。
不過,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銀信產品的快速。至六月末銀信產品規模余額超過了2萬億,顯示出銀行信貸增長放緩的可能蘊藏水分。
盡管如此,行業依然苦樂不均。記者了解到,截至6月底大部分股份制銀行的存貸比已達標,但仍有個別銀行超過了75%的紅線。今年上半年,一些貸款增速過快的銀行例如渤海銀行就受到了一定的“指導”。
一家證券公司分析,存貸比回歸75%監管要求,使得存貸比較高的中型股份制商業銀行,如民生銀行、深發展、興業銀行等二季度吸收存款壓力面臨著較大的考驗。
不過,外界對存貸比的壓力似乎并不過于擔心,因此預測下半年信貸政策有所松動的聲音不少。
一家證券公司預計三季度末貸款增速見底,四季度回升,預計全年信貸投放仍在7.5萬億元,而季度信貸規模將出現松動——三、四季度信貸將不會均衡投放,其占比分別為14%與24%,信貸量分別是1.07萬億與1.79萬億元;價格工具——利率在未來6個月內不會調整。
而高華證券預測2010年下半年每月平均放貸額降至人民幣5000億元左右,如果5、6月份強勁的出口增長只是暫時現象,
7月以后下滑,則這一月貸款限制過于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