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訊 7月12日,盡管上證國債指數在個券帶動下創出歷史新高,但信用債指數卻大幅下挫,上證企債指數創下2009年8月4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分析人士指出,經過6月底以來的大幅反彈之后,交易所債市收益率已不具備估值優勢,避險資金的流動也可能加劇債市波動,信用產品風險不容忽視。
國債信用債指數分道揚鑣
7月12日,交易所國債、信用債指數走出了截然相反的極端走勢。上證國債指數收盤報126.07點,再創歷史新高,漲幅為0.25%;而上證企債指數則在早盤創下141.99點的歷史新高后,反以下跌0.17%報收,創下09年8月4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收盤報141.68點;此外,深證企債指數收報129.74點,跌0.23%;公司債指數收報124.73點,跌0.22%。
實際上,如果排除個券擾動因素,當日交易所國債表現也是乏善可陳。從盤面表現來看,成交的17只國債中有6只上漲,4只持平,7只下跌,而且上漲個券成交極少。信用債成交方面,05京能(2)跌3.33%,列滬市企業債跌幅首位;04華電1跌6.16%,列深市企業債跌幅首位;09中交G2跌6.42%,列兩市公司債跌幅首位。
與債市下跌相對應,12日上證綜指收報2490.72點,上漲0.80%。據市場人士分析,周末公布的經濟金融數據顯示外貿增長強勁,且流動性依然寬裕,因而推高了股市利空債市。
資金獲利回吐則是助推信用債指數創下近一年最大單日跌幅重要推手。6月底以來,隨著資金面緊張情緒的緩和,債市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從6月25日的141.15點到7月12日141.99點,上證企債指數兩周漲幅已高達0.60%,短期交易型資金已有可觀的盈利空間。
提防信用債風險
從債券市場整體走勢來看,在經濟出現減速跡象、通脹已成強弩之末以及流動性重回寬裕局面的背景下,未來債市整體仍有一定支撐。盡管如此,交易所債市,特別是交易所信用債仍存在著難以忽視的風險。
華泰證券分析師表示,從股性影響角度,經上周股市明顯反攻后,短期內股指再現大跌的可能性明顯減??;從債性影響角度,銀行間信用產品價值挖掘已較充分,短期內已難具有交易性機會。從估值角度來看,目前交易所信用債個券可比收益率離2009年第2季度的歷史大底已較為接近,相應交易所債市的估值吸引力已總體偏低。因此,交易所信用債的上升動力較為有限。
安信證券則提醒投資者,如果經濟數據表現較差導致政府政策提前進入放松期,可能導致基金等交易型機構從債市撤離,轉向股市。此類資金的撤離將對信用產品造成更大擾動。
此外,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上周05鐵通債、05大唐債和06大唐債暫停上市。中金公司分析師就此指出,債券暫停上市后,流動性喪失,收益率大幅上升,交易性投資者需盡早關注此類風險,果斷賣出避免損失。
(作者:葛春暉) (編輯:付迨芳)